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点击数:666 | 发布时间:2025-07-27 | 来源:www.keyingsu.com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4117(2011)06-0349-01

    1、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内涵和职能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界定内部审计最新概念:“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升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办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变,从而帮助机构达成它的目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产生的主要为了对企业集团控制系统进行监督评价,以确保准时发现企业集团内部潜在的经营风险和管理弊病,并提供真实靠谱的咨询活动。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职能

    1、监督职能的推行。第一,应付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在进行审计过程中,要监督其经营活动是不是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的方针、政策及工作程序是不是正确推行,进而确保经济好运行;第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实行必要的监督。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应考察其财务收入支出统计是不是真实,进而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第三,对经济活动有效性进行监督。

    2、评价职能的推行。第一,应付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要紧环节,可以有效控制其他要点。第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公正的评价。应加大对企业财务收入支出情况和生产经济活动的审计,对企业的营业额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对影响企业经济进步的原因进行剖析,拟定相应的对策,推进企业的进步。

    2、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善,内部审计缺少独立性。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隶是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授权,在企业中的地位较高 ,独立性较强。而国内内部审计机构表面上是对企业的董事会负责的,但在实质中,内部审计总是遭到企业经理层和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领导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部审计的监督规范好似虚设,职位责任不清楚,隶属关系不了解,独立性相对较差。

    (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缺少科学性。大多数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仍以手工查账的方法为主,凭着审计职员自己经验和职业判断做出随便抽样,抽样样本的代表性缺少科学依据,较少运用统计抽样,审前调查少、信息化节奏落后于其他部门,审计风险缺少有效量化。在审计程序上,部分审计职员可能忽略推行步骤繁琐的审计程序,由此可能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三)内部审计的时效性滞后。大部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仍是事后审计,较少从每件事前、事中审计,一般是在进行差错补漏的工作,时效性的滞后使得审计结果没办法准时有效的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缺少事前预警机制,起不到积极的管理用途。企业只有做好事前预测,准时控制经营风险,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经营效益。

    (四)内部审计职员结构不合理,职员素质有待提升。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专业职员较少,大多数是从企业财务部门离别出来的,虽对财务、会计等财务常识比较熟知,但对现行政策、方针等现代管理常识的学会相对欠缺,职员常识结构上难以满足审计覆盖范围广的需要。内部审计职员常识深度不足,常识结构无规范体系,专业技能培训得不到落实,常识结构得不到准时更新,进而导致内部审计职员没办法满足现代企业集团的工作的需要。

    3、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进步对策

    (一)明确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目的与核心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最后目的应与企业集团的根本利益维持一致的,即为企业集团创造价值。内部审计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应加大对其核心问题的剖析研究,应重点关注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重大的风险,应站在公司高管层的角度剖析公司经营风险,服务于营运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政策、效率和经济成效提出有效建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和增值用途。

    (二)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企业集团需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独立的进行监督评价活动,如此审计结果报告或审计建议才能有效推行,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用途。对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直接隶是董事会领导,并设置专业的审计职员,且不负责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如此才可提升其权威性和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专业化的要紧首要条件。

    (三)改变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推进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在审计办法上要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如此审计时效性由对过去的审计转变为对目前和将来审计的预测;在现代化企业集团中,审计互联网化进程是社会信息化的势必。推广审计的信息化应用,运用计算机辅助系统,打造专业软件系统审计职员队伍,增加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有效避免营运管理风险,提升审计效率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四)加大内部审计职员队伍建设,提升内审职员综合素质现代化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需要需要打造专业结构和常识结构完善的学习型审计团队,一名出色的内审职员不只要精通审计常识,还要涵盖会计学、计算机、法学、管理学等多方位的常识构造,如此才能逐步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全方位审计队伍。同时还应打造内审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引入角逐勉励机制,严格把关职员任免机制,把工作职责和个人绩效打造起直接联系,如此有益于创造内审职员平等角逐机会并激起其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